改裝工程,CCS船級社贏得了多艘船舶的轉級和改裝檢驗
在船級社(CCS)秦皇島分社辦公樓大廳的醒目位置,擺放著23萬噸大型礦砂船(VLOC)“河北創新”的船模。這個按照實船1:26制作的船模已經擺放了十五年,代表著秦皇島分社參與了這個驚世項目的改裝工作。雖然這艘船現在已經退役,但是她的改裝過程始終讓人難以忘懷,每當想起,總能給人帶來一種勇往直前的勇氣和改革創新的精神力量。她始終是秦皇島分社的一種榮譽,激勵年輕一代的船檢人不斷成長。
2003年前后,航運界曾出現了一時的恐慌,國際海事組織(IMO)考慮到單殼油輪對安全和環境的影響,制定了自2005年起單殼油輪分期進行退役的要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油輪即將退出市場作為廢船拆解,幾乎看不到未來前程,業界人士不禁為之嘆息。
然而,即使再黑暗的夜也會走到盡頭,并迎來晨曦,把即將淘汰的大型單船殼油輪(VLCC)改造成礦砂船(VLOC),被稱為是航運史上的一次革命,為這些船舶能夠繼續服役帶來了曙光。
2004年1月,CCS召開了“單殼VLCC改造為專用礦砂船技術研討會”,會上對“大型單船殼油輪(VLCC)改造成礦砂船(VLOC)”的構想進行了深入討論,研究制定了船舶改裝的初步計劃,這也標志著VLCC改造成VLOC的工作正式啟動。
不久之后,河北遠洋集團向CCS提交了VLCC進行重大改裝、轉級、換船旗的檢驗申請。CCS深知這項工作的重要性,是機遇,也是挑戰,沒有任何猶豫,千斤重擔化作前進的動力,按照CCS重點項目(VCBP)管理程序要求,組建了油輪重大改裝檢驗項目組,匯集了CCS的優秀專家。
開弓就沒有回頭箭,美國船級社ABS,法國船級社BV,挪威船級社DNVGL,船級社CCS認證CCS必須全力以赴。自該輪進廠就開始緊張有序的施工,到2005年2月首航,歷時240個日日夜夜,改裝工程量巨大,增加鋼板重量超過千余噸。CCS專家團隊和河北遠洋、山海關船廠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很多問題都是第一次遇到。
改裝期間,美國船級社ABS,法國船級社BV,挪威船級社DNVGL,船級社CCS認證CCS總部、上海規范研究所、秦皇島分社現場的通信十分忙碌,審圖人員頻繁來往于北京、上海和秦皇島,對于任何技術問題都嚴格科學論證、保證安全,以嚴謹科學的態度,認真對待每一個技術問題。
這艘油輪改裝成雙殼礦砂船,是兩個不同船型結構的改變,需要改動大量的框架結構,工程量之大前所未有,前后經歷了多個施工階段,跨過了夏秋冬三個季節,遇到了平時難以遇到的復雜技術問題。任何不慎,都將會造成不可估量后果。
近8個月的改裝并不一帆風順,也經歷波折、遇到難題。比如由于施工單位的經驗不足,沒按照規定的順序施工,主框架個別位置發生變形。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意外,美國船級社ABS,法國船級社BV,挪威船級社DNVGL,中國船級社CCS認證項目組和船廠、船東緊急研究,認真查看現場情況,及時采取措施進行了恢復。系泊試驗、航行試驗是檢驗施工質量的關鍵節點,對于風暴壓載艙的壓載問題不僅運用理論技術分析,也要考慮航行經驗因素進行分析,確保船舶的完整性、可行性。每一個問題的圓滿解決都體現了集體智慧的力量。
在重載首航時,考慮到不同工況要求,美國船級社ABS,法國船級社BV,挪威船級社DNVGL,船級社CCS認證CCS科學制定了減載和裝載方案,編制了檢驗指導書,以便進行檢驗控制和跟蹤,以及航行中指導船員的檢查。發揮CCS全球檢驗網點優勢,對該輪進行全程跟蹤,準確、細致地掌握裝載工況和運行情況,為安全決策提供依據。因為這是全球首創,幾乎無經驗可循,需要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總結,每一項工作都經過多方研究、集思廣益、聽取意見,幾番論證后進行決策。
在首航儀式上,這艘改裝后的礦砂船命名為“河北創新”(HEBEI INNOVATOR)。回想當時,嘉賓熱情洋溢的表情中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參與具體改裝工作的人員露出久違的輕松,自豪感油然而生。
“河北創新”輪安全運營六年多的時間,共航行24個貨運航次,運輸總貨量達560萬噸,于2011年6月光榮退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詩詞是CCS發展的生動寫照。的確,經過這次開創航運先河的改裝工程,美國船級社ABS,法國船級社BV,挪威船級社DNVGL,船級社CCS認證贏得了多艘船舶的轉級和改裝檢驗,推動了CCS在大型礦砂船改裝和建造領域的深入研究,促進并制定了《專用礦砂船的入級與建造規范》,奠定了CCS在大型散貨船、礦砂船領域領先的地位,從此踏上了新造船檢驗發展的快車道,并且在快速發展的征程中走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