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9日,由中國船級社CCS廣州分社南沙檢驗處執行檢驗的1930TEU集裝箱船“中聯南沙”輪(CUL NANSHA)命名儀式在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龍穴廠區舉行交付儀式。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南沙自貿片區管委會、廣州港務局、廣州港務集團、交銀金融租賃有限責任公司等有關方參加儀式,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總經理梁鋒應邀參加。
該船是黃埔文沖2020年推出的全新自主研發1900TEU型集裝箱船,為中聯航運股份有限公司在廣州南沙建造的首艘集裝箱船,并以南沙港命名。
本次交付的“CUL NANSHA”集裝箱船,船長172米,型寬27.5米,型深14.6米,設計吃水8.5米,設計航速18.5節。貨艙布置可裝載5層10列標準集裝箱,甲板上可堆放7層11列標準集裝箱,名義箱數1930TEU,14噸重箱數達1350TEU,滿載載重量24300噸,掛香港旗,入級中國船級社CCS。
該船單箱油耗較上一代產品下降近8%,船舶能效設計指數(EEDI)達到3階段以上,系列船還配備了除硫裝置,滿足IMO全球限硫排放的要求,是一型技術經濟性高、環境友好型綠色集裝箱船舶。船舶尺度靈便,特別針對東南亞區域性運輸及多掛港、裝卸頻繁的要求開發,同時適合亞洲、亞歐、亞美航線的集裝箱運輸。
該船型具有油耗低、技術經濟性高的優勢,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中聯南沙輪交船后將投入中聯航運華南-泰國航線(SCT SERVICE)運營,帶來SCT航線在運能和經濟性上的升級。SCT掛港次序為南沙-蛇口-林查班-曼谷-林查班-南沙,航程共14天,每周1班,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客戶的貿易與運輸需求。
該輪建造期間,中國船級社CCS南沙檢驗處現場檢驗團隊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響,積極主動配合建造廠的各項工作,嚴把船舶安全質量關,團結協作,克服困難,以優質、高效服務保障了船舶的順利完工。該船出塢21天即進行海上試驗,歷時70小時圓滿完成試航任務,截至5月29日命名儀式,碼頭周期僅37天,刷新了華南地區該階段建造周期的新紀錄,得到了業內同行的贊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