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我國南海瓊州海峽海域傳來了期待已久的好消息,由CCS船級社認證檢驗的國內首臺深遠海浮式風機平臺“扶搖號”已經穩穩扎根在了瓊州海峽東口,這標志著著我國海上風電邁向深遠海踏出了堅實的步伐。
“扶搖號”是我國首臺真正意義上應用于深遠海域的浮式風電裝備,該平臺總長72米、型寬80米、型深33米,設計吃水18米,塔筒高度78米,輪轂中心高度96米,風輪直徑152米,葉片長度74米,浮體和機組總重量超過4000噸,設計排水量為15600噸,為目前國內最大浮式風電機組。
該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浮式平臺、系泊系統、風力發電機組和電網接入系統等,CCS船級社認證負責浮式平臺以及系泊系統的建造檢驗。浮式平臺采用半潛式基礎,整體為一個等邊三角形,由三個立柱、垂蕩板、下浮體和上部方形橫撐組成。 系泊系統采用9點系泊方案,三個立柱各有三條系泊纜,呈3X3對稱式等邊分布,三條系泊纜共用同一錨固基礎,各系泊纜頂端以適當的預張力將浮式平臺連接在海床上,并通過動態海纜連接至外羅風電場二期的風機環網柜高壓側,最終實現電能的傳輸。
概念圖
本次順利回接后,“扶搖號”浮式風電平臺將長期服務于平均水深65米的深海海域。該平臺搭載6.2兆瓦抗臺型風力發電機組,最高每小時發電量可達6200千瓦時。
在該項目建造過程中,CCS船級社認證始終貫徹提前介入、解決問題的執業準則,發揮國家船檢”主力軍“的先鋒作用,與船廠和業主保持密切溝通交流,積極參與建造工藝的評審和分析工作,對120余個艙室的密性試驗流程、固體壓載施工程序以及傾斜試驗方案等重難點施工項目提出諸多優化建議。同時,分社還積極主動為業主提供拖航檢驗方面的信息,確保了拖航作業的順利實施。
“扶搖號”的誕生不僅填補了我國平均水深65米以上深遠海域浮式風電裝備應用空白,更是成為我國進軍深遠海能源開發領域的又一“國之利器”,對于推動我國海上風電邁向深遠海、助力國家“雙碳”戰略目標達成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