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船舶披露的數據,上半年,公司承接民品船舶訂單93艘/964.44萬載重噸,占全國上半年承接總量的25.22%;完工交付民品船舶36艘/327.42萬載重噸,噸位數完成全年計劃的68.06%,占全國上半年完工總量的15.65%。
中國重工上半年實現營收162億元,凈利潤1.58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96%和227.72%,扣非凈利潤為-441.8萬元,去年同期為-1.58億元。
中國重工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新增訂單408.4億元,同比增長65.07%,其中,民船新接訂單同比增長390%;與此同時,完工交付船舶39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8.03%。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為7.65%,同比增加1.90個百分點。
中船防務上半年實現營收47.2億元,凈利潤-9504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9.88%和-103.06%,扣非凈利潤為-1.35億元,去年同期為2.99億元。公司凈利潤驟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公司處置廣船國際股權確認投資收益33.90億元的影響。
上半年,中船防務實現經營接單57.21億元,同比增長157.82%,公司還表示,報告期內生產產量整體提升。除此之外,公司并未透露更多關于接單量及完工量的數據。
總的來看,上述三家公司的情況也反映出國內船廠上半年接單量大幅增長的事實。行業數據也顯示,上半年,我國船舶工業接單成績良好,新承接船舶訂單量3824萬載重噸,全球占比達51%,同比增長206.8%;造船完工量2092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9.0%。
不過,上述三家公司扣非凈利潤仍然虧損的情況也反映出造船企業面臨的窘境,特別是上半年鋼材價格上漲,直接導致了船用鋼板等主要原材料價格漲幅明顯,此外,勞務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也限制了船企利潤。從接單量來看,造船市場正走出周期底部,但成本增加等因素給這輪復蘇增添了不確定性。
當然,市場也有樂觀聲音,安信證券就指出,2021年初以來,鋼鐵價格持續上漲,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相對穩定,年內在手訂單仍會存在一定資產減值壓力。今年上半年新接訂單對應的鋼材價格較高,這些訂單資產減值幅度將縮小,因此,后期資產減值對船企業績的影響將逐步降低,長期看匯率及鋼鐵價格不能改變造船行業總體復蘇趨勢。